目前分類:傳善獎 (30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每個孩子出生都是純潔可愛的,但因為家庭與環境的關係產生了變化。沒有孩子天生下來就是壞小孩,許多孩子因為不懂事或是同儕壓力不小心犯了錯,在少觀所反省,出所後卻在這個社會的許多角落普遍受到歧視,人們習慣認定他們是壞人,往往直接把他們拒於門外。然而,社會對他們施加歧視讓他們走投無路的結果,到頭來等於是逼他們再度走上犯罪的道路,再度傷害我們也傷害社會!咖啡店裡傳出陣陣的香氣,看著阿豪(化名)專注手沖咖啡的神情,很難想像這樣一位年輕帥氣的咖啡師,過去曾是被毒品層層綑綁的少年。從染毒、翹家、打架、混幫派、販毒,幾乎集結了所有壞孩子的標籤,那年的阿豪才14歲,但如今的阿豪已經完全蛻變,找到人生新方向。

600-未來咖啡-雖然我們曾經犯過錯但我們還能勇敢夢想屬於我們的未來.jpg

圖說:雖然我們曾經犯過錯但我們還能勇敢夢想屬於我們的未來

在同齡孩子還處於無憂就學的階段,阿豪卻早已三度進出少年矯正機構,年幼的他,對家庭的印象盡是父親喝酒鬧事、母親被毆打和自己的恐懼無助的畫面,這些在他年幼的心中,留下難以抹滅的傷痕

文章標籤

auroratr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但願妳的眼睛,都看得到笑容…」在陪伴彤彤的過程中,這句歌詞就是我們父母內心最深的渴望,這也是過去陪伴彤彤成長過程中最期盼的事……因為她美麗的眼中極少展露笑容…

彤彤自出生後,由於餵食困難、照顧不易,當她數個月大時,我們開始察覺她發展上的與眾不同,隨著年紀漸長非但沒有改善,反而坐實了全面發展遲緩並且有先天餵食困難等診斷,為維持她的生命,只好進行手術做胃造口,以灌食為主再想辦法慢慢重建進食能力,接著開始進行各式各樣的早療課程,但孩子排斥、抗拒、害怕等莫名情緒,一直困擾我們。當時我們對她是加倍呵護,但始終抓不到和她相處的要領,在生活上對她的照顧更加不敢放手。因為彤彤在生活上需要我大量的協助與照顧,包含接送幼兒園和奔波往返於各式各樣的早療課程,雖然與孩子的相處時間變多了,可是依然看不到她的能力有所進展,再加上日常生活中充滿了許多的煎熬及壓力,此時心中的焦慮恐懼愈發增多,只剩下意志力在苦撐,看不到未來的路該怎麼走。

600-彤彤在媽媽與老師的耐心陪伴下,認真學習.jpg

圖說:彤彤在媽媽與老師的耐心陪伴下,認真學習

文章標籤

auroratr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半夜睡到一半,感覺有很多蟲爬到我的腿上?我驚醒一看,明明甚麼也沒有啊!後來我繼續躺了一會,卻聽見屋子裡有腳步聲?我一個人住欸!難道有人闖進家裡?我馬上起身到門口檢查,發現防盜鍊是扣著的,這時,我又聽見廚房傳來腳步聲,當我回到裡面檢查,門廊那邊好像又有人了…我不知前後查看了多少次,才確定家裡只有我一人…」罹患思覺失調症的阿連有觸幻覺及幻聽症狀,長期失眠,看精神科已快十年,時常感到自己孤立無援,而多次浮現輕生念頭

600-文稿二照片-協會工作人員關心阿連.jpg

圖說:協會工作人員關心阿連

這就是精神疾病的生活樣貌,他們無時無刻都要與幻覺對抗,那麼當討論全國性健康問題時,你會想到什麼?是災難型的傳染病嗎?像嚴重疾病呼吸道症候群(SARS)2003年爆發一樣,還是近期吵得沸沸揚楊的空氣汙染議題?抑或愈來愈多人得到糖尿病?上述提到引發生理方面的疾病,都有被國家重視,但綜觀而言,跟著我們幾周、幾月、甚至幾年的心理疾病呢?這些隱形殺手是如何積年累月造成人們心理上的負擔,而演變成嚴重的健康問題?

文章標籤

auroratr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說:阿美照服員說著阿菊阿嬤聽得懂的族語在聊天

住在屏東來義鄉部落的阿菊阿嬤,雖然有六名子女,但卻因為偏鄉經濟環境差,沒有穩定的收入,每天忙於工作,無心力照顧她,讓她只能一人住在一間沒有衛浴設備的小房間,加上失智後,更因為不常洗澡,房間裡瀰漫一股氣外,蒼蠅滿屋,也因為舌癌開刀後,無法正常說話只能聽得懂族語,讓想幫助她的人無法與她溝通,進入她的房間也多半掩鼻而退,就連子女的探望也越來越少

很幸運的,她有一位好鄰居,是介惠的照服員阿美。每天到阿嬤家幫她打掃環境,清洗更換沾滿排泄物的床單,也協助叫便當幫助阿嬤解決每天的餐食,每天的傍晚則是牽著阿嬤到自己的家中,幫她盥洗、梳理、更換乾淨的衣物,用熟悉的排灣語跟她聊天說話,再送她回家。

文章標籤

auroratr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凱凱16歲開始加入幫派並接觸毒品,從k他命、搖頭丸到後來因為幫忙種大麻而被判42個月。即使身陷囹圄,凱凱仍不時進出違規房,在獨居數螞蟻的日子裡,凱凱遇見了上帝,也遇到了利伯他茲的老師。出獄後老師馬上帶他來利伯他茲,進到廚房,也在四個月後拿到了他生平第一張的丙級證照。原本領證後每個月可再加薪2千的凱凱說,他不想一輩子待在餐廳,他願意降薪當利伯他茲的工讀生,因為他想繼續讀書,將來跟樓上老師一樣去幫助跟他一樣的人。

600-1-文稿二相片說明 - 凱凱以過來人的身分在校園向學生進行反毒宣導.jpg

圖說:凱凱以過來人的身分在校園向學生進行反毒宣導

凱凱國中起就不愛上課,老師如何看待這個學業已經荒廢到不行卻胸懷大志的孩子?老師先自掏腰包請了一位非常用心的全才家教老師,利用凱凱下班時間一對一的幫忙補習功課。第二堂課後,凱凱說他要用自己賺的錢付家教費。半年後,凱凱通過高中同等學歷考試,再半年,凱凱甄試上大學的社工系,如今凱凱已經完成一半的學程

文章標籤

auroratr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瑄從三歲多時開始接受療育服務,媽媽本身也是心智障礙者,目前全職照顧小瑄和妹妹,有時會因為小瑄哭鬧及不聽話,媽媽會跟著一起鬧脾氣而咬小瑄,小瑄在接受療育服務前會因為無法以口語表達需求而鬧脾氣,對事情的堅持度也高,媽媽在拿她沒轍的情況下,也只好跟著她一起鬧脾氣,所幸平時對小瑄的生活照顧還算穩定。

600-1-教保老師幫小瑄進行感統課程.jpg

圖說:教保老師幫小瑄進行感統課程

剛開始到樂活堡接受早療服務後,老師首先引導媽媽合適的互動方式,提醒媽媽兒保服務會持續關注孩子的情況,同時也開始引導小瑄適當地表達需求,小瑄的學習動機很高,很願意配合老師操作與互動,也很喜歡得到稱讚,會因為想得到稱讚而盡力表現。在小瑄開始上課,我們發現爸爸對兩個孩子的照顧更加的用心,但工作不穩定,導致家中的經濟相當吃緊,多靠補助款生活,沒工作的時候,爸爸可以在家看小孩減少小瑄受傷的機會,外出工作時,爸爸對媽媽和小瑄的互動也相當擔心。

文章標籤

auroratr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曾經有個溫暖的人,帶領我走向一條希望之路

現在,我也想在別人生命中扮演那個角色

「受人點滴之恩,沒齒難忘,我更應該泉湧以報!」同為78年次的柯良衛及陳昱凱,高中時家境困頓曾接受助高雄市港都聯合助學的資助,出社會工作後,兩人共同資助一名高中生,昔日受助者,今成資助人,也因為感恩回饋,高中後便再無交集的兩人再次驚喜交會。

陳昱愷出身中低收入家庭,父親當時因車禍失業,底下還有三個求學中的妹妹,一家六口擠在狹小的租賃公寓內,家中除了生活費開銷,尚有龐大的貸款及債務,昱愷也常利用課餘兼職打工分擔家計。昱愷在助學的資助及長期關懷下,順利完成學業,為感謝受助單位過往的協助,就業後即加入百元助學計畫。經過五年的努力打拼,昱愷從小職員變成壽險業襄理,也從百元助學回饋轉變為每學期資助助學生。昱愷說:「希望自己能成為快樂的助人者,讓善與愛持續循環!」

文章標籤

auroratr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飛的故事

小飛是失依兒童,爸爸有次在情緒失控下毆打他,導致小飛受傷進入醫院。因媽媽無力阻止,也無法好好照顧小飛,於是政府介入保護,將小飛安置於機構。

小飛剛進機構時才小學一年級,是十足的好奇寶寶,看見開關按鈕,都想去碰碰玩玩,洗衣機的按鍵被玩壞,檯燈燈泡也被打破。在生活中只要發生不如意的事,小飛馬上氣呼呼的責怪東責怪西,或說謊將責任怪罪別人。

有次社工來探望小飛,看見小飛鼻子上有個小傷口,關心詢問下,小飛說是機構的姐姐打他的,社工想進一步了解,小飛緊張的嚎啕大哭不願意回應。

文章標籤

auroratr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孕期八週時,透過超音波,爸媽聽到「動動、動動」的心跳聲,興奮極了,這就是「動」妹小名的由來!但是,出生沒多久,即使是新手媽媽都能感受到孩子的不對勁,喝奶反芻情況嚴重,不管怎麼餵食,還是異常瘦小。於是開始了一長串醫學專業檢查,最後總算找到了原因,檢查報告上記錄著:動妹是第17號染色體片段重複的孩子

當上天讓我們成為父母,必定也同時賜予了我們足夠勇氣。就在無助吶喊:「不管怎麼樣,只要她能活著就好」之後,動妹爸媽暫時先放下心中的徬徨,一切以孩子為優先且通盤考量的情況下,於是展開了動妹的早療之路,媽媽深信慢飛天使都有黃金療育期,千萬不可被她給耽誤了啊!(←媽媽觀念超級正確啊,值得鼓勵,超棒的!)

600-露出迷人微笑來表達自己「成功挑戰穿直排輪鞋站立」的喜悅唷!.jpg

圖說:露出迷人微笑來表達自己「成功挑戰穿直排輪鞋站立」的喜悅唷!(穿著直排輪鞋站立可訓練孩子動態平衡的穩定性與提升全身的肌耐力。)

文章標籤

auroratr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韜哥是位口語表達能力較為薄弱的大朋友,今年已經68歲了。不同於憨老的快速退化,韜哥在桃園教養院內是位警衛大哥的角色。

600-韜長篇.jpg

圖說:韜哥喜歡親近大自然、透過辛勤的耕種,獲得心靈的充實。

當樹木需要照顧時,韜哥就會出現辛勤照顧院內花草樹木、細心的灌溉。當有貨車承載著愛心物資時,就會出現韜哥的身影協助幫忙拿取善心人士蒞院關懷一起微笑拍照;當大門口有訪客或是郵差大哥送來信息時,也可以聽到韜哥大聲發出咿咿咿的聲音來引起行政人員的注意;當廚房有需要協助的時候,他也會主動幫忙,他就是這麼一位熱情又愛助人的老朋友

文章標籤

auroratr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忠義社工的努力下,終於讓小平(11)小安(7)這對兄弟找到願意收養照顧他們的家庭,不過家庭不是居住在台灣,而是在遙遠的美國。聽到這消息,家園夥伴們便積極幫他們進行返家前的準備,包含認識當地文化、學習簡單辭彙,當然還會跟家庭定期視訊會面,建立彼此共同生活的美好期待。

回家前一夜,陪你久一點

等到接返前一天,有保育媽媽值班後陪了他們許久,同時不免叮嚀他們:「之後生活要互相照顧,不要為了小事吵架;要多愛收養父母,學習彼此分享心事,以後你們就是最親密的一家人了!」。每次溫柔提醒都是讓他們明白回家的機會得來不易,更要好好珍惜願意照顧你、愛你的人。

600-圖3-小平小安的生活日常.jpg

文章標籤

auroratr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某某地區又發生一件青少年打架事件」這是我們時常在電視新聞媒體聽到的,人們時常給予偏差行為少年否定、評論、遺棄甚至給他們貼不好的標籤,但在張進益牧師的心中卻給予了這些青少年們不同的展望,因為張牧師知道這些孩子的背後都有一段坎坷的故事。張進益牧師的生命故事也是這些孩子們的典範與激勵,桃園少年之家讓這些少年們感受到相似爸爸媽媽的愛,透過信仰與耐心培養這些孩子走向正確道路,沒有人天生就想要當壞人,他們只是需要一個溫暖的家,而每位孩子都是值得被愛的。

「大改樂團」被稱為公益界的五月天,成員來自失親失養、破碎家庭、偏差行為或是遭受家庭暴力的高關懷更生少年,被人認為是「無藥可救」的一群孩子,卻在「基督教更生團契桃園市私立少年之家」透過音樂、課輔、團體活動、愛與陪伴下,讓一個個問題少年走出自我懷疑、陰霾灰暗的關卡,找到目標,恢復正常生活。

600-桃園少年之家-文稿二2-1.jpg

圖說:飛行屋公益音樂會記者會

文章標籤

auroratr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想吃砂鍋魚頭,要嫰豆腐(不是普通的凍豆腐)、金針菇、芋頭…」他囑付女兒把他點的菜整整齊齊寫在白紙上,極其認真。一世漂泊,為了娶水某,從花蓮追到羅東落腳,愛找好吃的、愛熱鬧,住進醫院20多天,人不能到處去玩,他想用吃重溫活力。

「陳大哥,你為什麼想吃砂鍋魚頭啊?」林春蘭護理長問他。「我以前在家附近吃過一次,好吃呀。」他說。陳大嫂補充,「他這個花蓮人很愛趴趴走,對羅東摸得比我還熟,哪裡有什麼好吃的,都知道。」

600-傳善獎文稿主圖-最後好食光.jpg

圖說:熱呼呼的砂鍋魚頭是安寧病房的陳大哥最期待的美食。

文章標籤

auroratr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8年第四屆傳善獎頒獎典禮

傳善獎用愛送暖 加值善的環循 讓幸福持續不中斷

新增_合照_1-600.jpg

圖說:第四屆傳善獎頒獎典禮,震旦集團董事長暨陳永泰公益信託監察人袁蕙華女士(左五) 親自頒獎,領獎代表由左起分別為:桃園少年之家張進益執行長、良顯堂基金會張英陣執行長、愚人之友基金會李希昌執行長、介惠基金會施欣錦執行長、利伯他茲教育基金會周涵君執行長、蘭智基金會余江文董事長、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翁芬華董事長、弘毓基金會王乃弘董事長、陳永泰公益信託王景賢總幹事。

文章標籤

auroratr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樺一出生即是多重障礙的孩子,長期以來都是由媽媽照顧及處理生活起居上的大小事:如梳頭髮、刷牙、洗臉、穿衣、如廁、洗澡等等阿樺也是牧心智能發展中心元老級的安置個案,在成立初期就進入牧心接受日間照顧服務,轉眼間二十多個年頭飛逝而過,從年近三十的青年,慢慢地到現在已是五十歲的中年人

600-慢慢吃,不用急.jpg

圖說:阿樺媽媽當志工,參與班級社區適應活動到麥當勞用餐,阿樺點了他最愛的餐,阿樺媽媽一口一口的餵,告訴阿樺:「孩子慢慢吃!」。

隨著年紀漸漸增長,阿樺的頭髮不再黝黑稠密肢體也因脊椎側彎全身向右傾斜而步伐不穩,須依靠護膝及背輔具來穩定其平衡以預防跌倒受傷。一直以來,媽媽都在牧心當志工,協助教保員照顧阿樺。近年則因年紀漸長,加上視力不好,只有在班級外出進行社區適應活動時才會出現。花白的頭髮,緩慢的腳步,臉上總掛著淺淺的笑容,遇到工作人員總是客氣的問候。無論是在走廊上或是在行人步道上,媽媽總是牽著或扶著阿樺行走,深怕他一個穩,就會跌倒。溫柔而細心,日復一日,這是媽媽的背影。

文章標籤

auroratr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離開後,能有誰繼續照料我兒子的生活?」短短的一句話,道盡所有歡喜兒家屬的心聲。

月底的返家日、阿華的爸爸一如往常,來到蘭智學苑要帶阿華返家團聚。

阿華再不久就要六十歲了、而他的父親更是高齡90歲了,打從十八年前阿華進到蘭智以來迄今,十餘年間每逢月底返家日,他都會從親自來到蘭智學苑,將這位最讓他牽掛的小孩帶回家團聚。

孩童時期,阿華因病高燒變成重度多重障礙,早年啟智班不多,阿華爸爸只能讓兒子留在家裡,和妻子照顧兒子生活起居,因為自己就是珠心算老師,一手包辦阿華的教育學習,但照顧心智障礙者並不容易、長年下來負擔日趨沉重,還好蘭陽智能發展中心成立,雖然不捨、最後還是選擇讓阿華來到機構、讓他獲得更多的專業照護。

文章標籤

auroratr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茂來自一個重組家庭,親生父親長期酗酒,一次酒後上工卻意外失足過世。即便親生父親過世前,家中經濟便沒有餘裕得以為未來做打算,而茂茂的親生母親是一名外籍配偶,失去在台灣唯一的依靠,茫然不知該如何面對接下來的生活,不久帶著當時才4歲的茂茂,改嫁給現任的丈夫,也生了一個弟弟。

茂茂的繼父平日以種植苦瓜、在市場擺攤自售維持家計,看天吃飯的農務生活並不輕鬆,收入亦不穩定。但即便經濟並不富足,對待茂茂卻不曾因血緣考量而苛刻短少日常合理所需的供給,總是因著對家庭照顧的承諾,盡力而為的付出。

600-文稿2-1.jpg

圖說:現在會陪著媽媽賣苦瓜 用行動讓媽媽放心

文章標籤

auroratr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恩恩,來自彰化最窮最遠的大城鄉,從恩恩家看到的無盡工廠廢氣,就像恩恩說不完道不盡的無奈與怨念。

恩恩是單親家庭的小孩,爸爸長年酗酒、媽媽選擇自由美好的生活而離家,阿嬤代替了愛的角色。放學後乘風騎著破舊的小50機車是恩恩的休閒娛樂,廟宇、大城鄉唯一一家的全家便利商店是恩恩棲息地。第一次與恩恩見面,他還是個小五生,那一天的下午還不熟識的我們,就這樣大眼瞪小眼,有一搭沒一搭地渡過了尷尬的20分鐘。在幾次的對談下,恩恩開始訴說對於生活的種種埋怨,對於自己出身弱勢的不公平怨天尤人。他討厭長年酗酒不工作的爸爸、痛恨離家出走的媽媽,心疼不求回報努力賺錢的阿嬤,恩恩所遭遇的狀況,不是常人可以體會,也不是大人有辦法解釋說明的。我們一次又一次同理傾聽,告訴恩恩出身的家庭雖不是自己可以選擇,但未來生活可以靠自己努力經營,恩恩開始反問社工:「我可以做什麼?」

600-故事1.jpg

圖說:連結社區資源,提供社區服務對象物資,減輕弱勢家庭的經濟負擔

文章標籤

auroratr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職場中有這麼一群人,他們看起來青澀稚嫩,他們看起來莽莽撞撞,他們看起來好像不是太適應這個環境,他們是青少年就業者,但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他們工作的樣態,甚至因為主流的標籤,常常認為他們是壞孩子,所以關心與了解他們的人並不多。

但其實青少年的就業困境是我們必須高度關注的議題,這些孩子都是未來社會的中堅勞動力,協助弱勢青少年就業更是能夠影響社會未來的大事。臺灣雖然有12年國教,但國中畢業就必須踏入職場的青少年不在少數,原因除了沒有繼續升學的打算之外,更多是因為家庭的經濟需求,他們不得不提早進入就業市場,其中在偏鄉這樣的狀況比比皆是,甚至許多受安置的孩子們也有同樣的處境,必須要比一般家庭的孩子更早工作與準備自立,但他們真的有準備好踏入職場嗎?答案大多是否定的。

600-加油.jpg

圖說:少年小日,是受司法安置的少年,在就讀職校之餘利用假日與夜間打工,他說自己雖然以前很匪類,但希望從現在開始讓自己成為有用的人。

文章標籤

auroratr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將他能力最大化,讓他擁有成就感,助他認識生活美好。

阿綸過去在幼兒園上課時,整日都跑來跑去、不斷吼叫、隨地大小便,對老師及家人而言是個不知道如何教導的孩子,直到遇到了中心的社工及教保員,改變了阿綸與家人的人生。

來到院內接受服務時,社工看出阿綸對新環境的好奇及恐懼,陪伴著他度過在學校的每一個時間,帶著他走訪中心的每個角落,讓阿綸知道大家對他的關心;教保員藉著短時間的相處,找到了他喜歡助人的特性,開始嘗試給予責任,讓他外出課程時幫忙提東西、學習幫助無行走能力的同學,阿綸因要專心完成老師的交代,逐漸不會亂跑了,也會主動推輪椅,他的轉變與成長從院內開始產生變化。

600-天使的小幫手.jpg

文章標籤

auroratru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