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內心的得勝因子,給自己多一個選擇!
如果,生命能夠有另一種選擇,你會怎麼做!鄭捷事件爆發後,在社會輿論引發猛烈的指責聲浪,得勝寶寶吳承學卻選擇在東海大學發起「用關愛守護每個角落心靈」遊行,讓充滿不安的校園重新凝聚。然而,這個熱愛生命的年輕人,也曾經隱藏著內心的叛逆,甚至會刁難得勝課程志工老師,究竟是什麼讓他有了不一樣的轉變呢?
歡迎光臨,得勝者生命學堂!
啟動內心的得勝因子,給自己多一個選擇!
如果,生命能夠有另一種選擇,你會怎麼做!鄭捷事件爆發後,在社會輿論引發猛烈的指責聲浪,得勝寶寶吳承學卻選擇在東海大學發起「用關愛守護每個角落心靈」遊行,讓充滿不安的校園重新凝聚。然而,這個熱愛生命的年輕人,也曾經隱藏著內心的叛逆,甚至會刁難得勝課程志工老師,究竟是什麼讓他有了不一樣的轉變呢?
歡迎光臨,得勝者生命學堂!
美好基金會一路走來,因著不斷看見身心障礙者多元的需求,亦不斷的看見自身的責任,進而擴展我們的服務層面,陪伴身心障礙朋友成長,找到生命的尊嚴,得到應有的尊重,並積極從事各項服務,包括身心障礙者的訓練與教育推動工作、職業訓練、職業輔導與就業協助等專業工作,我們堅持每一生命都有無限生機與動力,使身心障礙朋友在沒有障礙的環境下發展成長,最終能真正地自主與獨立生活,走向美好的未來……
如果可以選擇,有哪個父母希望生下心智障礙的孩子?如果心智障礙的孩子可以為自己生命表示意見,他又豈願意是位心智障礙兒?
或許我們無法代表身心障礙朋友們表達需求,但站在服務的立場,卻可以道盡陪伴在身心障礙孩子旁的各種心聲....
晨光~有您真好
【雙福基金會---晨光智能發展中心】「愛」與「付出」是晨光最重要的資產,晨光有很多經驗豐富的老師,熟悉每個孩子的特質、用心照護每個孩子的需求,幫助偏鄉遲緩兒童翻越重難,學習探索新世界……
隱形的翅膀
【一支羽毛有多重】
對你我來說,一個鼻息就可以讓這根羽毛翻好幾個跟斗
但是對意識清楚,卻口不能言、身不能動、癱軟在床,無法自主呼吸的漸凍人而言,一根羽毛,都有如泰山壓頂般沉重。
在全世界都尚未有藥物能治癒漸凍人的情況下,人性化照護服務,能滿足病友的身心靈需求,活出尊嚴與價值……
「你是我的小ㄚ小蘋果…」活潑動感的音樂響起,夥伴們一起抬抬手、動動腳,迎接快樂、充實又美好的ㄧ天!
動作總是慢慢來的身障者,在新苗多樣化的活動課程中減緩退化,擁有自主、自尊的生活品質……
「來喔!來喔!快來佛堂上課喔!」佛堂外不斷傳來阿貴大哥的喲喝聲,他是中心最年長的服務對象,平時在班級運作時更是同儕間的領頭羊,平時協助教保員提醒同儕認真上課,也會引導同儕一起去教室上課,更常協助動作緩慢或反應較弱的同儕一起完成作品,減輕教保員不少負擔。
全球有35%的婦女和女童在其一生中遭受過身體或某種形式的性暴力!
婦援會了解救援在於一時,陪伴是一條長路,復原則是一輩子的課題。
我們想建立一個匯集女性生命力的所在,在這裡能結合社會企業讓受暴婦女可以學習生活技能、提升自我能量重回社會貢獻己能;能讓全民共同學習暴力預防的知識;能讓大家共同記住台灣女性經歷性別暴力創傷的勇敢過程……
人間有一群折翼天使,他們不但眼睛看不見、肢體有障礙,連心智也受損!
「視多障」這群孩子,所有的發展都極為緩慢,甚至停頓!可能四歲才勉強扶著站起來;六歲才有簡單的口語;拿湯匙吃飯更是遙不可及!有的孩子還因吞嚥困難,需藉由滴管餵食;大便需在床上按壓腹部一點點擠出來……
這一切不會因為孩子年紀增長自然改善,而是要花更多心力教導,尤其是看不見又伴隨其他重大障礙時,更是難上加難!但身為家長只要看到孩子有些微進步,就十分欣慰,因為在「別人眼中的一小步,對於我們孩子而言卻是一大步」!
國境之南 屏東原鄉的需要
延著蜿蜒的山路,繞過三個山頭,近一個小時的車程,終於來到屏東霧台神山部落,部落裡的老人家,正坐在屋前,靜靜地等待介惠照顧服務員的來到,這樣的場景,經常出現在介惠所服務原鄉地區。
居家照顧,對介惠來說,不是工作,而是服務偏鄉近30年的使命感,藉由服務的優質化與在地,提供更人性溫暖與專業的居家照顧服務……
芸芸的生活,就像是一顆轉不完、也停不了的陀螺,身繫3名年幼子女及先生,原本以為只是過度疲累,沒想到卻意外發現得到了”大腸癌”……
【翻轉人生--看見生命裡的晴天】
面對未來 衝擊無措
因為長期陪伴過花東投的16000個家庭,早期療育協會了解照顧遲緩孩子的辛苦,陪家庭一起走過。發展遲緩不是看了門診、吃了藥就容易復原,而需要持續在家庭訓練、提供專業支持,讓家庭從接納孩子,而支持孩子走出成長的路,迎向陽光……
在你們的世界我像是小海龜,每一步一步都走得異常的慢…
在我的世界,我在一個好美的地方,有好多可愛的大人也有很多愛玩的哥哥姐姐,我開心地對著你們笑著,但我不懂為什麼大家看我的眼神很不一樣?
不只是一首知名的歌,還是全世界最大非營利組織
你聽過YMCA嗎?一首耳熟能詳並翻唱成不同版本的歌!其實YMCA是全世界最大非營利組織,服務內容是解決因時代變遷所面臨的社會問題。台灣人口老化造成高齡者失能、失智、臥病在床,使照護的需求不斷增加。台中YMCA為了回應這個問題,積極推動預防高齡者失能、失智的工作,特別是失智症預防,並且與台中市政府簽署共同宣言,共同推動高齡者社區照護預防……
不只是一首知名的歌,還是全世界最大非營利組織
天主教福利會從關懷未婚媽媽到照顧新生寶寶,並幫這些小生命找到屬於他們的新家。此外,附設的約納家園也是一些大孩子們的家,他們的過去都有段辛酸的故事,我們盡力給予他們支持、陪伴,好讓他們活出屬於自己的故事……
天生患有成骨不全症以及多重障礙的早產兒荳荳,兩歲之前連爬都不會,只能在地上滾,親生父母不知如何照顧這樣的她。荳荳從小在天主教福利會設立的中途之家長大。自哇哇墜地起就開始復健的荳荳,因為成骨不全而肌肉難以生長,十歲時,身高只有六十五公分,約十公斤重,但卻能走、能跳、能跑。
脊椎嚴重側彎的荳荳,除了嚴重疼痛時會難過,總是笑臉迎人,因此福利會所有工作人員都非常疼愛她;在學校,同學也都爭相幫助她。荳荳很有自信,眼看同伴都長得比自己高了一倍多了,她依舊覺得自己與他們沒什麼不同。她對生命的熱愛、與命運搏鬥的過程,鼓舞了四周的人。2002年,福利會終於為荳荳在美國找到一對收養父母。
鬱鬱寡歡、焦躁不安,已戒煙的他,突然抽起香煙,從每天半包、一包到三包;一通警局的電話,狠狠的敲碎,也敲醒我的心。
52歲的他,事業正值巔峰,父母、小孩、家庭都需要他。
早發性失智症,讓全力支持我30年的親密愛人,瞬間成了愁(仇)人,成天憂容滿面,不發一語的陌生人,「他」是我最愛的先生……
患有腦麻的茜茜,在十方復健團隊的細心治療後,短短半年從依靠輔助器行走到可以獨自走路;自閉症的皓皓為了讓媽媽放心,在老師細心教導下,能獨自搭車並成功考進烘焙班讓媽媽驕傲。十方一直以『尊重生命、扶持生命的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站起來』,希望成為歡喜天使們的後盾,點亮歡喜天使的成長能量……
【愛在十方蔓延,點亮歡喜天使的成長能量】
每個人每個階段都必須面對不同的困境與挑戰,若能拿出信心和勇氣克服逆境,必能讓生命綻放出美麗的花朵。衛福部統計台灣目前有百萬個身心障礙者,面臨個人與環境上的生活困境,十方一直希望成為歡喜天使們(身心障礙者)成長過程中的後盾,點亮歡喜天使的成長能量。
慈暉園為全日型照護機構,安置80位家庭支持功能不足之智能障礙者。工作同仁有46人,外聘專業人員有7人。為滿足憨兒們不同需求,本園依據專業團隊評估結果,擬定個別化服務計畫,結合各專業領域人員,以提供多元化服務及優質的照顧、學習環境,期許憨兒在「有愛無礙」的環境下,健康、快樂的生活……
本法人原於高雄市鼓山區設立「育幼中心」,以照顧失依兒少。然床位僅30床左右,且甚多身心障礙者有安置照顧需求。故於民國71年,時之本法人李金盛副董事長(正修科技大學創辦人),捐出鳳山慈暉園現址615坪土地,並在王啟文董事長積極奔走、號召下,獲得各界大力認捐經費、鋼筋及水泥,74年完成五層樓院舍,地坪約1400坪,為照顧80名身心障礙者之全日型照護機構。
目前已為高齡化社會,憨兒及主要照顧者是為「雙老」!需社會予以大力介入、協助,故自93年起,慈暉園即以招收成年智障者為主,期讓身心障礙者家庭成員得以喘息,身障者亦可獲得良好照顧與支持,目前園區憨兒最大年齡為56歲,平均年齡約33歲,老化服務有其迫切需要!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陪伴與支持力量,對於生下愛奇兒(Angel 各類型身心障礙者)的父母,不但要經歷悲傷、沮喪、茫然的歷程,還要肩負看顧、療育的責任,天使心要讓愛奇兒的父母得到關懷與支持,並關注愛奇兒的手足,讓家庭得到社會的理解認同與接納。基金會堅信:父母先走出來孩子才有希望,手足被看見家庭更完整……
傾一生風雨的守護
天下父母都為守護孩子而來,而每一位生下愛奇兒(Angel 泛指各類型身心障礙者)的父母,都不免經過悲傷、沮喪、茫然的歷程,她們除了為孩子遮風避雨,心中的雨揮不之去,無人知曉,每天躲在陰暗的角落嘆息、哭泣。
信望愛智能發展中心是台灣少數由家長創辦的機構之一,我們有社區化、小型化、專業化的新思維;我們有政府肯定、信賴的優等服務;我們有200位認真學習的大小孩子們;我們有……;20年前,我們就為早療幼兒創造了「融合」的契機,看見一般幼兒牽著我們的孩子在托兒所一起上課的溫暖畫面,總讓媽媽冰冷的心重燃起希望之火,盼望邀請大家一起來為他們加油!!再加油!!
民國八十二年十二月以前,台中縣沒有收托心智障礙孩子的機構,
因此,一群家長創辦了「信望愛智能發展中心」,也是台灣少數由家長創辦的機構之一。我們有不同領域的專業顧問、有跨專業的合一團隊、有快樂學習的大小孩子們、有接納扶持的家長們、有認同支持的贊助天使們……。目前在台中市的豐原、潭子、沙鹿、后里、東勢、大甲及梨山、達觀等偏鄉都有我們的服務據點,從據點我們「走出機構 走入社區 走進家庭」實踐融合的願景;十個據點,200個早療幼兒、成人及其家長都是我們服務的對象,我們團隊的誠信、專業整體表現也屢屢獲得各級政府評鑑優等的肯定、信賴和委託。
寶貝牙牙學語時喚第一聲「媽媽」、孩子進入職場的第一份薪水、老年時孩子為父母準備的晚餐,這些人生中理所當然的歷程,卻是擁有心智障礙者家庭的奢求!
『早療』是遲緩兒翻轉的可能;『老憨兒的照顧』是父母的唯一牽掛,美善邀請您成為他們生命中的「加油站」……
來自瑞士琉森的吳道遠神父,46年前來到台灣,
你遇見他們了嗎?
當作文簿上出現「我的志願」的題目,那年,你的答案是什麼?今日,許多孩子在這個題目上彷彿只能交出白卷,或在價值觀的迷惘、父母的期待下,寫下以穩定、賺錢為優先的工作,忘記了自己的興趣,或是不知道自己的潛力。這樣迷惘的孩子愈來愈多。勵友中心正在尋找他們,你,遇見他們了嗎?或是也遇見了自己……
我的志願、你的未來